马保春 理学博士、文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为历史学教育专业本科生,1999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0年考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攻读硕士研究生。2002年完成硕士学业,转为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2005年6月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7月至今在3044am永利集团任教,2007年评为副教授。2010年在3044am永利集团著名古文字学家黄天树先生门下作博士后。2013年晋升为教授。2014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作访问学者,导师为该校著名的中国史专家Michael Nylan(戴梅可)教授和甲骨学专家David Keightley(吉德炜)教授。
马保春尝试利用传世历史文献、自然地理和环境变迁资料、田野考古资料及甲骨文、金文、简帛等各类古文字资料,以多学科、多视角的综合研究方法,主要从事先秦、秦汉历史地理、北京历史地理、古地名的研究,特别专注于传世文献和古文字资料中地理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马保春在《文物》、《光明日报》、《考古与文物》等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妀善鼎铭文考釋》、《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倗国大墓的相关历史地理问题》等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分类断代与环境变迁背景下殷墟甲骨文地名遗产的再研究”及教育部、北京市社科项目十余项。
马保春出版《晋国历史地理研究》、《晋国地名考》、《中国最早的历史空间舞台:甲骨文地名体系概述》、《河南早期刻画符号研究》(第二作者)等10部专著及参编著作。作为第四完成人的著作《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荣获“中国测绘学会”颁发的“2010年度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铜奖”及中国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一、马保春主要论著及科研项目
一)著作
1. 马保春著:《晋国历史地理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11月,38万字。
2. 马保春著:《晋国地名考》,学苑出版社,2010年4月,35万字。
3. 马保春著:《中国最早的历史空间舞台——甲骨文地名体系概述》,学苑出版社,2013年1月,49万字。
4. 马保春(第二作者):《河南早期刻画符号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年。45万字。
5. 马保春参编:《<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北京卷》(上、下),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3月。
6. 马保春参编:《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学苑出版社,2009年。
7. 马保春参编:《侯仁之与北京地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12月。
8. 马保春主编:《中国长城志》之《环境·经济·民族》卷,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约180万字。
9. 马保春著:《北京前都时代地名遗产的整理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约44万字。
10. 马保春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藏中国古地图》,学苑出版社,2018年。约50万字。
二)主要学术论文
1. 马保春:《由晋南二里岗期早商文化的分布论及其进入、传播》,《中原文物》2004年第6期.
2. 马保春:《由楚简〈容成氏〉看汤伐桀的几个地理问题》,《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5期。
3. 马保春:《晋汾隰考——兼说晋都新田之名义》,《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3期。
4. 马保春:《陉庭、荧庭、陉城小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期。
5. 马保春:《晋曲沃考》,《晋阳学刊》2005年第2期。
6. 马保春:《读<汉书·地理志>札记一则》,《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期。
7. 马保春:《早期鄂豫山间文化交流通道的初步研究》,《中原文物》2006年第5期。
8.马保春:《“有汾、浍以流其恶”之“恶”解》,《晋阳学刊》2006年第6期。
9.马保春:《新石器时代晚期鄂豫陕间文化交流通道的初步研究》,《江汉考古》2007年第2期。
10.马保春:《由考古资料看“摩笄山”之地望》,《北方文物》2007年第3期。
11.马保春:《新发现绛县横水西周倗国大墓的相关历史地理问题》,《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6期。
12.【美】吉德炜著,马保春翻译:《晚商的方舆与地理观念》,《九州》第四辑2007年3月。
13.马保春:《由古文字资料管窥伊洛南阳间之地理交通》,《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
14.马保春:《文献所见晋始封地的记述与论说》,《山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5.马保春:《北京及附近地区考古所见战国秦汉古城遗址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编《汉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5月。
16.马保春:《秦汉幽蓟地区历史地名的北方民族语言特征》,周正义主编《北京地区汉代城址调查与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第258~267页。
17.马保春:《卜辞“禽”方及其地理考》徐少华主编、晏昌贵副主编《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22页。
18.马保春:《召公奭》,《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下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8-152页。
19.袁广阔、马保春:《3044am永利集团历史博物馆藏青铜匜研究》,《文物》2010年8期。
20.马保春、袁广阔、宋国定:《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陶符研究》,《文物》2012年第1期。
21.马保春:《晋国始封地研究述论》,《华夏考古》2012年第1期。
22.马保春、袁广阔:《妀善鼎铭文考释》,《文物》2012年第10期。
23.马保春、朱光华:《郑州商城出土骨刻文与中国古代的“舞雩”祈雨之祀》,《中原文物》2012年第3期。
24. 马保春:《先秦并地、并国、并州考论》,《3044am永利集团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5期。
25. 袁广阔、马保春:《妀善鼎的年代、国别、地理及相关问题》,《3044am永利集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26. 马保春:《殷墟甲骨拼合第一例》,黃天樹主编《甲骨拼合三集》,学苑出版社,2013年。
27. 马保春:《考古所见中国早期刻画符号资料的整理与名称研究》,韩国东方大学院大学校文化艺术研究所編《文化艺术研究》2013年第二辑,第257-303页。
28. 马保春:《天命玄鸟 殷土芒芒:殷墟甲骨文地名的研究方法及意义》《光明日报》(理论周刊·史学)2015年11月4日第14版。
29. 马保春、袁广阔:《试析中国早期器物刻画符号的命名问题》,《中原文物》2015年第6期。
30. 马保春、孙贺:《民国初日本绘制的一幅北京游览观光地图》,《地图Map》,2015年第6期。
31. 马保春:《寻找燕国黄金台》,《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2015年第11期。
32. 马保春:《晋都迁移的气候环境因素》,张有智、张焕君主编,仝建平执行主编《晋学文库》之《陟彼阿丘:首届晋学与区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141-145页。
33. 马保春:《说地名字“鄂”及相关问题》,中国古文字学会、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文殷商史研究中心、3044am永利集团甲骨文研究中心编《古文字研究》第三十一辑,2016年,中华书局。第538-547页。
34. 马保春:《浅析大禹治水成功的气候因素》,《丙申舆地新论-2016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文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三)主要科研项目
【1】2000年至2004参加侯仁之先生主持的“北京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北京历史地图集》(第三集)的多次野外考察和部分地图的绘制工作。
【2】2002至2005年参与唐晓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西汾涑流域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历史地理研究”(编号:02BZS014)的科研工作,是研究报告的第二完成人。
【3】2002年至2005参加唐晓峰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晋西南涑、汾流域早期考古文化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编号:40271031)的研究工作,并承担部分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
【4】2006至2009年参与唐晓峰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山东泗水流域早期考古文化的历史地理学研究”(40771051)的研究工作。
【5】主持首师大博士启动资助项目“代国历史地理研究”,(2006年至2007年)。
【6】主持“北京及周边地区出土古文字资料的历史地理研究”(20071D0501600230),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个人项目(2007年至2009年)。
【7】主持“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地图的编绘与历史地理学研究”(PHR201108126),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0年至2013年)。
【8】主持“燕国历史政治地理研究”(06BdLS010),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2006年至2009年)。
【9】主持“甲骨文地名研究——以今天仍在使用的地名为主”,国家民政部地名研究所项目(2010年至2013年)。
【10】主持“《长城志》地理环境卷、社会经济卷”,中国长城学会、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项目(2010年至2012年)。
【11】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子项目“文字与符号研究”的研究工作,(2010年至2013年)
【12】主持“秦汉封泥中地理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0YJA77003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11年至2013年)。
【13】“新见甲骨文地理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以《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为主”(2011049045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9批面上资助(2010年至2012年)。
【14】主持“殷墟甲骨文地名遗产的分类整理与研究”(2012T501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批特别资助(2012年至2014年)。
【15】主持“北京前都时代地名遗产的整理与研究”(12LSB004),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年至2015年)。
【16】主持“分类断代与环境变迁背景下殷墟甲骨文地名遗产的再研究”(13AZS00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4年至2016年)。
主要学术活动、获奖情况及学术兼职
一)主要学术活动
【1】2001年11月1日至4日、2002年5月16日至5月23日、2003年10月14日至17日三次深入晋中、晋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详细踏察了汉汾阴后土祠。由李零教授、唐晓峰教授合写的《汉汾阴后土祠考察》(《九州》第四辑)中地图由马保春绘制。
【2】2001年7月底8月初参加北京大学团委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到大连作环境污状况的染实地考察。
【3】2002年7月15日至19日参加天津中国历史地理学会国际研讨会,提交《三晋兵器刻辞可考地名图绘》的学术论文。
【4】2002年6月4日至6月28日参加由岳升阳副教授主持的《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乡历史地理考察》的研究项目,并撰写了《北安河乡古迹调查》的报告。
【5】2004年7月28至9月5日参加安阳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随刘绪教授在安阳考古工作站参观学习。
【6】2008年9月参加由北京史学会主办的纪念戊戌变法110周年及北京史学术研讨会。
【7】2008年5月参加由秦汉史学会,大葆台博物馆等单位主办的2008年北京秦汉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8】2008年10月参加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武汉大学等单位主办的2008年武汉中国历史地理学国际术研讨会。
【9】2010年10月参加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2010年桂林中国历史地理学国际术研讨会。
【10】2012年9月参加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天津师范大学等单位主办的2012以“华北历史地理与中国社会变迁”为主题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国际术研讨会。
【11】2016年10月参加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东北师范大学等单位主办的2016年中国历史地理学国际术研讨会。
【12】2016年10月21-24日参加由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和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3044am永利集团甲骨文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古文字学会第21届年会”,提交《说地名字“鄂”及相关问题》的论文。
二)获奖情况
【1】2010年,马保春作为第四完成人的《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荣获中国测绘学会颁发的“2010年度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铜奖”,获奖偏号:(2010-02-03-08)。
【2】2010年,第四完成人的《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还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3】第二作者的《河南早期刻画符号研究》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4】2012年,获3044am永利集团校级优秀主讲教师。
三)学术兼职
1、现为“中国文字学会”会员。
2、现为“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
3、现为“北京史研究会”会员。
4、现为“北京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会员。